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给叫叫讲中国史20-东汉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21-09-12 02:45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836 评论:3



一、东汉的建立

(一)两汉之间

王莽的新朝建立在各方面矛盾空前激化的西汉王朝废墟之上,但王莽的“复古”改制,如“王田令”,“私属令”等等(注1),均未能解决这些问题,还触动了大地主、豪强和许多高级官僚的利益,加上水旱灾害频发,各地民众纷纷起义,其中以绿林、赤眉这两支起义军影响力最大。

刘秀是汉高帝刘邦的九世孙,属于刘姓皇室成员,最初与哥哥刘縯yǎn起事于舂chōng陵(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号称“舂陵军”。从绿林、赤眉等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刘秀,打的旗号是“恢复秩序”,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被理解为退回到王莽改革之前的时代,也意味着对地主豪强们的妥协。当然,刘秀自己的核心班底,也大都是南阳一带的豪强们。于是,西汉没能解决的问题,刘秀用打太极的方式予以遮掩,不过在一百多年后,又成为东汉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东汉的建立,更大程度上应当被看做是“秩序的恢复”,这是建立在对王莽“乱政”政策拨乱反正的基础上,而不是创建了一套新的体制与架构。

地皇四年(公元23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打败新朝的主力军队,同年,赤眉军攻破许昌,斩杀王莽,新朝覆灭。还是在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代,也是刘秀的族兄——刘玄为皇帝,年号“更始”,史称“更始帝”。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縯被任命为大司徒,但更始帝对其很不放心,常常担忧其功高盖主,找了个机会,将其杀害。更始帝迁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各州郡,这是刘秀起家的第二处根据地。站稳脚跟后,刘秀以哥哥被害为由,逐渐拒绝更始帝的号令。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拥立汉太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刘盆子为皇帝,年号“建世”,史称“建世帝”,与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相对峙。同年,刘秀在河北地区也称帝,年号“建武”,史称汉光武帝

刘秀依托洛阳(河洛地区)、南阳、河北地区三处根据地,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消灭数十个割据势力,在公元36年统一全国。从公元17年绿林军起义开始算,到刘秀统一全国,则是持续了十九年。

(二)东汉的建立

东汉从公元25年,刘秀在今河北一带称帝,定国号为“汉” 开始,到公元220年,曹丕篡cuàn汉为结束,总共持续了195年,与西汉同属于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由于定都于洛阳,所以史称“东汉”,又称“后汉”。刘秀还把自己最初发迹,以及自己核心班底的来源地——南阳,定为陪都。

二、东汉前期

(一)光武中兴

与西汉初年相似,刘秀在统一全国后,立即采取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措施。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收取农作物产量的三十分之一作为税),减轻赋役负担,与民休养生息。刘秀在位期间,先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是下诏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让大量奴婢成为自由民。同时,刘秀诏令各地政府招募流民返回家乡,参加生产。这期间,全国人口数量和田地开垦面积迅速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二)明章之治-永元之隆

汉光武帝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继续推行宽仁治国,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将东汉国力推向最鼎盛,史称“明章之治”。一是在政治上,提倡德政,提倡宽仁治国,废除部分酷刑。二是强调法令的严明,严肃整顿吏治,严防外戚和勋臣的干政。三是继续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打击地主豪强兼并普通农民的土地,鼓励农桑,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解决了西汉平帝以来黄河、汴biàn河屡屡决口的灾害,同时,国家出面赈济鳏guān寡孤独(注2)和贫民。四是击败匈奴,在西域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校尉,解决外患问题。五是以儒学作为主流价值观,辅之以西域流传进来的佛学,保护普通民众的言论自由,允许士大夫阶层自由选择做官或是留在体制外。

汉章帝之后,汉和帝挫败了窦dòu氏外戚集团,彻底击溃北匈奴并迫使其西迁,派遣班超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注3)。至公元105年,全国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指标均达到整个东汉时期的最高峰,蔡伦、张衡等科学家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史称“永元之隆”。

三、东汉中后期(豪强、外戚与宦官)

(一)地主豪强

东汉时期,伴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地主庄园迅速膨胀,各地豪强大量兼并土地,并控制失去土地,依附于庄园的农民。在当时的法律体系下,庄园中的农民(佃户)大多选择投充到庄园主(地主)名下,从自由民(自耕农)变为奴婢身份,以此来逃脱政府的赋役,只要象征性地交一点“佃租”即可。对于国家来说,这种情况会导致财政收入和“人口”的减少。此外,庄园经济大多为自给自足形式,后来还豢huàn养了家丁之类的私人武装,一步步坐大,成为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的根源。

当地主豪强的庄园成为东汉经济的主要构成之后,聚族而居自此成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并在其后延续了近两千年。以聚族而居(宗族)为经济基础,还逐步发展出宗法制度这一套上层建筑,使得“皇权不下县”,广大基层的日常秩序主要遵循宗法(族规/家规)。

此外,东汉延续了西汉的选官制度,即以“察举”和“征辟(征召)”为主要途径,也在客观上为地主豪强建立和不断强化盘根错节的关系,把持人才选拔,制造阶层固化创造了条件。东汉后期,弘农杨氏(杨修)、汝南袁氏(袁绍、袁术)都是“四世三公”级别的名门望族。这个阶层的许多家族,还在后面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为门阀士族,连庶族出身的皇帝(军阀上位)都不敢与之抗衡。汉桓帝、汉灵帝期间,有童谣唱道:“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的就是人才选拔制度腐朽之后的状况。

汉武帝“罢黜chù百家,独尊儒术”以前,尤其是秦朝以前,地方上最有权势的是传统贵族(诸侯、士……),以血统、亲属关系、宗法(嫡长子为大宗,其他为小宗)作为决定权力和利益分配的依据。在商鞅变法到秦朝这个历史时期,有一个短暂的军功贵族和刀笔吏共同掌权的状态。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通晓儒家学说(经学)的人开始在政界崭露头角,这些人通过所学的知识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巨大收益后,立即开始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以相同的方式来争取和延续本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即“学而优则仕”模式。在整个古代,书籍一直是相对稀缺、宝贵的资源,藏书需要家族有一定的实力,贫苦的底层人士没有钱买书,也没有时间看书,更没有机会找到比较好的老师对书中的内容加以解读,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理解简练而相对晦涩的文言文。于是,“书香门第”一般都是代代相传的,并进一步造成“经学世家”,“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使得阶层固化,东汉就是阶层固化的一个高峰期。

(二)外戚

从汉和帝开始,东汉的皇帝继位时大都年龄较小,需要太后临朝称制,太后又依靠自己家族的人,形成了外戚集团。皇帝成年后,为了摆脱外戚集团的控制,通常会借用身边宦官的力量夺回权力,但是在事成之后,宦官集团取代外戚集团,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大部分外戚和宦官,都属于较为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外戚和宦官这两大集团交替掌权,使得东汉王朝江河日下。

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岁,外戚为窦太后(窦太后为其养母)亲族。汉殇shāng即位时刚满百天,之前还一直被放在民间抚养,外戚为邓太后,其兄长邓骘zhì及其亲族。邓氏外戚集团还拥立了之后的汉安帝(即位时刚满十三岁)。东汉第七任皇帝刘懿(在位六个多月,无谥号,以济北王名义下葬)由阎太后亲族拥立。汉顺帝(即位时十一岁)、汉冲帝(即位时不到两岁)、汉质帝(即位时不到八岁)时期,梁太后、梁冀为首的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相勾结,把持朝政近二十年。汉质帝对梁冀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在朝堂上称其为“跋将军”,意思是霸道、蛮横,独断专行,梁冀很不高兴,随即将汉质帝毒死。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汉桓huán即位(时年14岁),梁氏外戚继续掌权。十三年后(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汉桓帝联络宦官集团,一举翦jiǎn除梁氏外戚集团。

其实在西汉时期,也出现过多个外戚集团,但总体上受到了皇帝的有效控制,从未有过东汉时期那样的巨大权力和影响力。西汉时期的外戚集团主要有:汉惠帝时期的吕氏外戚(吕后家族),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前期的窦氏外戚(窦太后、窦婴),汉武帝时期的卫氏外戚(卫子夫、卫青、霍去病),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霍氏外戚(霍光)。还有历史学家认为,东汉时期的外戚集团,除了阎氏、何氏之外,基本上都是最初帮助刘秀打江山的豪强或开国元勋的家族,包括邓禹、耿弇yǎn、梁统、窦融、马援、阴丽华(注4)所在的家族,史称东汉六大家族,即便后来他们没有成为外戚,也会通过其它渠道在东汉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宦官

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为深刻的宦官专权时期,分别为东汉后期、唐朝中后期、明朝

宦官专权情况的形成,与皇权的扩张企图,以及皇权和相权,内朝和外朝,皇帝和士大夫集团(有时候会是外戚)之间的博弈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把周天星空划分为“三垣yuán二十八宿”,类似现在的“星座”式分区。“三垣”的“中垣”为“紫微垣”,在北面星空的中央位置(北天极),北斗七星的北方。“紫微垣”又称“紫微宫”,传说为天帝居住的地方,通过观测这一带的星象,可以预测皇帝和皇族的命运。而地上的皇宫,比如汉朝时期的未央宫,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也都号称对应着天上的“紫微垣”。在“紫微垣”的西南方向,“天市垣”有九颗星(注5)被称为“宦者”,对“紫微垣”呈拱卫之势,象征着皇帝身边的宦官。

“宦官”在周朝的历史典籍就出现了,最初用来称呼帝王身边的亲幸,就像“天市垣”的宦者九颗星常年随侍在“紫微垣”身边一样。由于长期朝夕相处,帝王对宦官有一种天然的信任,以至于允许其突破在宫内打杂的职责范围,作为帝王的代表,到宫外去行使侦查(刺探情报)、监督乃至直接参与朝政等权力,比如秦朝的赵高,就是以秦二世辅佐者的身份来攫jué取朝政大权的。东汉时期,因为一开始(汉光武帝刘秀)在政治体制设计方面所留下的问题,皇帝常常会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状态,被地主豪强和外戚集团所挟xié制。为了夺回权力,皇帝主要依靠身边知根知底的宦官,但这个集团在帮助皇帝夺权成功之后,又会迅速像“少年异化为新的恶龙”的一样,开始走出内朝,觊外朝的各项权力。

汉和帝到汉质帝时期,皇帝多次依靠宦官集团去对抗外戚集团,属于两个集团交替掌权,或是两个集团共同掌权的状态。延熹二年(公元159年),隐忍了十三年的汉桓帝依靠宦官单超等人,将梁氏外戚集团一网打尽,但是在解决了外戚这个旧问题之后,宦官专权的新问题逐渐凸显,后来又出现了更为残暴、贪婪的宦官侯览等人,其危害遍及全国各地。

这期间,一批正值的士大夫逐渐集结起来,对抗宦官专权。于是,宦官集团逮捕和迫害了其中的领头者,并将这些官员尽数清除出朝堂,还连同支持他们的太学生等群体一并称作“党人”,将名字记录在案,予以终身禁锢,规定永不得为官,史称“党锢之祸”,前后共有两次。“党锢之祸”严重破坏了东汉的政治运行,成为引发“黄巾起义”和后来东汉覆亡的重要诱因。“党人”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司隶校尉李膺yīng,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拒绝为官的名士张俭jiǎn等等,他们是当时高风亮节的典范。一千七百多年后的清末,维新变法失败后,慷慨入狱,准备以一死来唤醒全国民众的谭嗣同,想起这段历史,在狱中墙壁上写出一段著名诗词:“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东汉的衰落(黄巾起义)

汉桓帝执政的后期,统治集团穷奢极欲,国库日渐枯竭。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境,汉桓帝开始卖官鬻,严重败坏了吏治,并造成通过买官上台的贪官污吏加紧对普通民众的搜刮,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快了东汉的衰落。

汉灵帝即位后,延续了汉桓帝的依赖宦官和卖官鬻爵这两项政策,政局进一步恶化,终于引发黄巾起义。此时,高度腐朽的东汉中央政府已经无力平叛,遂下令各地自行招募军队。这是一种饮鸩zhèn止渴的选择,虽然把黄巾军给镇压了下去,却也直接导致各州郡官员拥兵自重,开启了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的序幕。公元188年,在州这个层级上,原来权力相对有限,着重于监察而不是行政管理,属于中央临时派出官员的刺史,被改为真正掌握了一方军政大权的州牧,于是,东汉中央政府再也控制不了地方,群雄逐鹿的时代到来。

四、东汉的覆亡(向三国时期的过渡)

汉灵帝之后,其生前宠幸的宦官蹇jiǎn硕试图拥立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但事情败露,被汉少帝的舅舅何进发现,将其诛杀。何进扶持汉少帝即位(时年十三岁),何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再次崛起,其兄长何进出任大将军,掌控朝政。何进提出要铲除宦官集团,但何太后犹豫不决。何进手下的将领,“西园八校尉”(注6)之一的袁绍代表朝中士大夫们建议,征召地方上的军阀进京,以此来胁迫何太后。然而,此计划很快就泄密,宦官集团先下手为强,假传何太后的命令,将何进骗入宫中杀害。袁绍等人在宫外总是等不到何进出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着“西园军”冲入皇宫,屠杀所有宦官。宦官首领张让挟持汉少帝逃出皇宫,逃亡过程中,张让由于恐惧而自杀。此时,董卓率领的西北勤王军队(凉州兵)抵达洛阳,控制住汉少帝。袁绍被迫逃走,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在火并中也双双覆灭,董卓掌握东汉中央政府。这是东汉时期最后一次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再往后,就是军阀之间的较量了。

不久,董卓拥立汉献帝(时年八岁,为汉少帝的弟弟),将汉少帝、何太后尽数杀害,并挟持汉献帝向西,由洛阳迁都至长安,以便更好地为自己从西北带过来的军队所控制。袁绍逃出洛阳后,联络十八路诸侯,组成关东联军,凭借自己家族“四世三公”的威望,担任盟主,讨伐董卓。因为诸侯间各怀鬼胎,关东联军很快就失败,做鸟兽散。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董卓手下的大将吕布,设计除掉董卓。然而,凉州兵在李傕jué、郭汜带领下,攻入长安,烧杀抢掠。后来,凉州兵又发生了内讧,汉献帝和朝中大臣们只能栖身于残垣yuán断壁之间,经常需要乞讨,其中还有不少人冻饿而死。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和大臣们逃到洛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史称“曹魏”,汉献帝被迫行禅让之礼,改为“山阳公”,东汉彻底结束。

五、东汉的体制

(一)政治体制-中央

东汉初年,在政治方面,首先是合并郡县,减少官僚队伍人数。其次是加强中央集权,吸取西汉的教训,防范功臣、宗室、外戚专权,授予功臣爵位和优厚俸禄,但不允许其干预政事。再次是整顿吏治,削弱三公(司徒、司空、司马/太尉)的职权,规定政务集中于尚书台,再由皇帝总揽。最后是提高御史、刺史的职权,强化监察体系。

秦朝和西汉初期,尚书为少府的下属官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主管收发文件和保管各类图书典籍。少府是九卿qīng之一,负责管理皇室的日常生活和私产。汉武帝时期,为了强化君权,同时削弱丞相府、御史大夫府的权力,建立“尚书台”,主管文书和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其负责人为“中尚书令”。西汉武帝到成帝时期,“中尚书令”常常由皇帝亲幸的宦官担任,在朝野引起极大不满和反对。汉成帝时期,确定“尚书台”为政府机要部门,同时确定其负责人由掌握实权的大臣来担任,比如霍光以大将军的身份“领尚书事”,王凤(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哥哥,王莽的叔叔)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领尚书事”。东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期间,为了进一步削弱宰相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大力提高“尚书台”的地位,并扩大其职权范围,设置尚书令、尚书仆各一人,尚书六人。“尚书台”中还分设了六曹(注7),作为内设办事部门。等到了三国时期(曹魏),“尚书台”正式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政务的中枢。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在尚书台常设办事机构和皇帝之间,还有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官员负责往来沟通。侍中的级别最高,一般为士大夫,仅有事的时候进宫面见皇帝,而中常侍、黄门侍郎虽然级别低一些,但一般为宦官,常年居住在宫中,反倒与皇帝的关系更紧密些。汉灵帝时期,张让等十二个宦官把持朝政,史称“十常侍”,当时他们的职务就是“中常侍”。

东汉的“三公”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相当于太尉),另外还有非常设的太傅一职。不过,如果这四个职务没有加“录尚书事”,就属于没有实权的荣誉性“称号”,而加了“录尚书事/领尚书事”的名义,则相当于事实上的丞相,尽管“丞相”这个职位在东汉已经被废除了(注8)。伴随着“三公”权力的削xuē弱,尚书台和六曹在日常政务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并在后来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三公,具体为: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隶属于司马/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隶属于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隶属于司空。

(二)政治体制-地方

在地方上,西汉时期的郡县(郡国)制,在东汉时期演变为州、郡(国)、县三级行政区,这种形态一直延续到隋朝废除郡这一级行政区为止。东汉的郡,最高长官为“郡太守”,其副手为“郡丞”,主要负责民政类的事务。位于边疆的郡,“郡太守”之下设“长史”,负责管理军队(不过‘太守’仍为本郡名义上的最高带兵官),其副手为“司马”,负责具体的军事行动指挥。还有一些位于边疆的郡,直接以“都尉”或“属国都尉”作为最高长官,没有“太守”一职,比如“上郡(今陕西省北部)属国都尉”。在县这个层级上,最高长官为县令(万户以上的大县)或县长(万户以下的小县),附属官员有县丞,负责管理民政、文书、仓库等,还有县尉,负责管理治安。

东汉在特产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专门设置有盐官、铁官、工官(管理手工业、商业)、水官(管理水产行业),但这些官员都不隶属于地方郡县,属于少府的派出机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京城洛阳及其周边的七个郡(京兆、左冯翊、右扶风、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为司隶校尉的辖区,不属于任何一个州,称为“司隶校尉部”,简称“司隶部”或“司隶”。司隶校尉不是地方官员,也不等同于派驻到地方上的刺史,而是中央官员,其主要职责为监察所有在京官员的行为举止。在皇帝主持的正式朝会上,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尚书令这三位官员有专门的单独席位,号称“三独坐”,是百官中最为尊崇的待遇。此外,司隶校尉管辖范围的河南郡,因为是京师洛阳的所在地,其行政长官不称为郡太守,而是称为“河南尹yǐn”,享受九卿待遇,为两千石dàn级别的高级官员,相当于其它州的刺史/州牧。

东汉在边疆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设置“道”这种行政区,以当地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为行政长官,名义上隶属于附近的郡,与县平级。

刘秀在位期间,洛阳令董宣刚正不阿ē,不畏权势。刘秀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人后,藏匿于公主府,董宣就当街拦下公主的车队,当面斥责公主的包庇行为,并就地逮捕和处死该奴仆。刘秀为了给公主一个台阶下,要求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但董宣坚持认为自己依法办事没有错,就是不低下头。刘秀对此大为赞赏,称之为“强项令”,意思是“硬脖子的洛阳令”,并予以嘉奖。此事传开之后,当时的京城还尊称董宣为“卧虎”。

(三)封爵体制

东汉延续了西汉的封国制度,皇子封王,王国和郡平级,在州的管辖之下。国中的“傅”负责管理王府事务,“相”负责管理政务,相当于郡太守,另有“长史”作为“相”的副手,相当于辅佐郡太守的郡丞,另外还有“中尉”,相当于郡都尉,是负责管理军队、治安等事务的官员。

东汉也延续了西汉的功臣封侯制度,侯国和县平级,在郡的管辖之下。侯国的“相”相当于县令或县长,但不用向列候汇报工作,仅仅需要为列候征收租税。东汉时期,除了县侯,还有级别更低的乡候、亭候。刘禅执政时期,按照东汉旧制,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对应的是汉中郡南郑县(郡治所在地)的武乡(乡镇级)。至于关羽,则是曹操借用汉献帝的名义,封其为“汉寿亭侯”,对应的是东汉时期荆州武陵郡汉寿县的汉寿亭(或是汉寿县的某个亭,不特指),而不是汉寿县。蜀汉政权的整个存续期内,仅有魏延在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凭借着多年对魏国作战不断累积的军功,最终被封为南郑侯,对应当时的汉中郡南郑县,是列候中最高的县侯这个级别。魏延的最终封爵等级的确是超过了诸葛亮,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诸葛亮等人淡薄名利,更看重“匡扶汉室”这项事业,而魏延对封侯及其级别这方面比较看重罢了。县侯、乡候、亭候统称列候,在列候之下,还有关内侯这个封爵,关内侯没有对应的封地(虽然列候对封地也没有实际管辖权),仅仅能按规定领取专门的俸禄。

东汉时期的皇太后、皇后、公主等外戚,封地为“邑”,又称为“食邑”或“汤沐邑”(注9),其本身意思就是收取租税的地方。“邑”的大小一般与侯国相当。

(四)军事体制

东汉时期,中央机构中相当于三公级别的军事职务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相当于九卿级别的军事职务有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但以上这些职务都不是常设的,有任务才临时任命。这些职务的官员均可以“开府”,在府中设置长史、司马、掾yuàn属、令史御属、从事中郎等官职,且都有朝廷的正式任命。

东汉的常备军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郡国兵)。但是刘秀为了集中权力,取消了大部分地方统领军队的郡国都尉,取消了地方上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等兵种,事实上废除了除边境以外各地方的正规军,仅保留负责治安的武装力量。在中央层面,与西汉基本相同,分为南军和北军。南军驻守在京城的南部,大约有一两万人,主要负责皇宫的警卫,主将是“卫尉”。北军驻守在京城的北部,主要负责整个京城的警卫,主将是“北军中候”。北军常常有好几万人,还可以在战时出征到外地,负有野战军的职责,下辖五个兵种的“部”,分别为屯骑(骑兵)、越骑(特种兵)、步兵、长水(水军)、射声(弓箭)。

东汉的前期和中期,沿用了西汉旧制,采取征兵制,各地方的适龄良家子弟,现在本地的地方军队服役一年,接受训练和积累经验,然后经选拔,前往南军或北军中服役一年,因此,南军和北军的兵源素质和战斗力都是比较高的。东汉末期,在禁军系统(南军和北军)中,新成立了“西园新军”,并设置“西园八校尉”,这是更加职业化的军队,采取募兵制(雇佣兵),比之前的普遍征兵制则是更上了一个台阶。

东汉军队的最基层单位是“伍”,五人为“伍”。

每两“伍”为一“什shí”,其主将为“伍长”。

每五“什”为一“队”,其主将为“什长”。

每两“队”为一“屯”,每“屯”有一百人左右,其主将为“屯长”,又称“百夫长”、“百人将”或“都伯”。

每五“屯”变为一“曲”,其主将为“军候”。

每两“曲”为一“部”(战时可以扩编到三‘曲’至五‘曲’),每“部”有一千人左右,其主将为“校尉”,又称“千人督”或“牙将”。“校尉”空缺的时候,可以由“司马”临时代理其职权。

战时,还会每五“部”为一“军”,其主将为“中郎将”。

这一套军队编制的层级,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在汉朝基本成型。后来,以“部曲”作为军队的代称,以“什伍”作为军队基层机构的代称。

六、东汉与匈奴的战争

东汉最终解决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西汉与东汉之间,乘着中原大乱,匈奴有过一段的“复兴”时期,一度还重新控制了西域。汉光武帝的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后来随着内附人数的增加,又逐步分散安置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西河这八个位于北方边境的郡,协助防备北匈奴的袭扰。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东汉中央政府设置“匈奴中郎将”一职,监督和管理南匈奴内附的部众。后来,北匈奴遭遇天灾,经济上大幅衰退,但军事上仍具有一定实力,时不时还南下骚扰东汉的边疆。

汉章帝时期,窦固(汉光武帝的驸马)、gěng(东汉开国大将耿弇的儿子)率领汉军及配合作战的羌qiāng兵,共四万多步兵和骑兵,分别从河西走廊西段(酒泉、敦dūn煌、张掖),居延,高阙què,平城(注10)这四个地方出击,战线自西向东,覆盖甘肃、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战线的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汉军出塞后,击败北匈奴的呼衍yǎn,斩杀一千余人,一路追击到蒲类海,攻下伊吾卢(注11),设立“宜禾都尉”,开始在新疆的东部驻兵屯垦。第二年,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这一年,窦固再次带兵西征,驱逐北匈奴,降服车师国,将东汉的势力范围从新疆东部(哈密)推进到新疆中部(吐鲁番)。

这期间,与哥哥班固一起编修《汉书》的班超“投笔从戎”,经窦固举荐,出使西域,恩威并施,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魄,解决了反叛的多个国家,又实现了shàn国、于阗tián(注12)的归附,将东汉的势力范围大大向西拓展,抵达新疆西南部,即横跨天山山脉,覆盖北疆和南疆两大地理分区,其西端已接近今天的国界(喀昆仑山,克什shí米尔)。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和帝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驻龟qiū(注12),后来,班超的儿子班勇担任西域长zhǎng史,其“西域长史府”代行西域都护的职权。同年,东汉还设立了xiào,作为西域都护的辅助官员,先后由窦固手下的名将耿恭、关宠担任,在高昌国(今吐鲁番)等地驻兵和屯田,保障交通。

汉和帝时期,窦太后临朝,启用外戚窦宪为车骑将军,应南匈奴的请求,出兵征伐北匈奴。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汉军、南匈奴军队和羌兵三万多人,斩杀北匈奴军队一万三千多人,俘虏二十多万人,缴获马、牛、羊、骆驼一百多万头。窦宪、耿斌率军深入匈奴腹地三千多里,登上燕然山(今天外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随军的班固创作了《封燕然山铭》,并刻在山顶石头上,2017年8月,中蒙两国联合考古队确认了这一历史遗迹(摩崖石刻)。后来的两千年,“勒石燕然”成为历朝历代军人的最高理想。

永元三年(公元91年),窦宪再次带兵出征,从居延塞出发,深入匈奴腹地五千多里,大破北匈奴军队主力,俘虏北匈奴单于的皇太后,单于本人遁逃,不知去向。随后,北匈奴完全瓦解,残部一路向西迁徙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匈奴作为一个民族,逐渐消失。 

匈奴瓦解和内迁后,空出来的长城以北地区,被新崛起的鲜卑所占据。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北魏、东魏、西魏,逐步汉化,另有部分融入藏族、锡伯族、土族。

七、其它方向的外交和领土开拓,东汉疆域

(一)其它方向的外交和领土开拓

汉光武帝的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内附,东汉中央政府将其内迁,安置在北方几个郡的北部,并设置“乌桓校尉”对其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负责鲜卑部众的管理。

东汉时期,匈奴、乌桓、鲜卑、羌qiāng、氐等周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为西晋到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汉明帝时期,位于今天云南省中西部,缅甸东部的哀牢国,向东汉中央政府提出内附的申请。汉明帝批准了这一请求,设置永昌郡,自此,云南地区纳入到中国的有效管辖范围。

汉和帝时期,班超的副手——甘英曾试图抵达大秦(罗马帝国),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止步于波斯湾,未能进入欧洲。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的使者到了洛阳,朝见汉桓帝,正式建立起当时东西方两个最强大帝国之间的联系。

汉光武帝时期,日本国王遣使来潮,被赐予“汉委奴国王金印”

(二)东汉疆域

东汉疆域大体与西汉相同。在西南方向,越过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延伸到今天缅甸的东北部。在西北方向,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的管辖范围抵达葱岭、巴尔喀什shí

在行政区划方面,东汉全国分为一个司隶校尉部(管辖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十二个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早期名为‘雍州’)、益州、交州(交趾zhǐ)、荆州、扬州、豫州、徐州、青州、兖yǎn州),一个西域都护府。

八、东汉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

(一)经济

东汉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开始从传统的黄河流域逐步南迁到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为三国时期蜀国、吴国的兴起,与北方的魏国相抗衡,奠定了经济基础。比如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西汉时期笼统的属于会kuài稽郡,东汉时期,则分为会稽郡吴郡,并在后来的三国时期成为吴国的起家之地。还有史料记载,在东汉时期,扬州人口从320多万增到430多万,荆州人口从350多万增到620多万,益州人口也从470多万增到720多万,这些都是蜀国和吴国的重要辖区。

(二)科技

科技与文化的大发展是东汉时期的重要成就。

大约公元前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西汉中期),《周髀算经》成书,同一时代还出现了《九章算术》的初稿。经过多次修订,《九章算术》在东汉初年基本定型。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又为《九章算术》做了注解。《周髀算经》主要阐述了天文学、数学和历法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全面总结了战国、秦朝、汉朝的数学研究成果,尤其是提出“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

“科圣”张衡制作了浑天仪、地动仪,对月食成因做分析。

东汉是中医的形成时期,著名医生有huà,发明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还有张仲景,写成医书《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汉和帝时期的蔡伦并不是发明了“造纸术”,而是改进了“造纸术”,但正是这种改进,大大降低了用纸的成本,促进了纸在全中国范围的广泛运用,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能作为一种上层文化的“奢侈品”。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中国人或是在竹简上书写(用刀刻),或是在丝帛上书写,前者需要一定的技术,并且很占地方,搬运起来也很沉重,后者则是价格十分昂贵,完全不能在各个场合大量使用。蔡伦之前,也曾经有人尝试着制造过多种样式的“纸张”,用了植物根茎等原材料,但都不太好用,甚至不如竹简,也没法做大规模的生产。蔡伦重点改进了造纸术的化学处理和漂白等环节工艺,使得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等都能作为原料,大大降低了成本,甚至可以废物再利用。由于这项功绩,当时的人们尊称改进工艺之后的纸张为“蔡侯纸”,造纸术也成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公元八世纪左右(唐朝时期)传入西亚,然后又传到欧洲。

(三)文化、教育、史学

东汉初年,在“光武中兴”基础上,文化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设立于首都的太学,常住学生在最高峰时超过三万人,全国各地的学术氛围也都比较浓厚。汉明帝曾亲临辟雍yōng(太学的中心建筑,皇帝继位后要在此讲学,汉明帝首创此制度),给大学生们讲授(儒学)经义。

汉明帝到汉桓帝时期,许慎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全面分析了汉字的字型、字义和读音,创立了部首查字法。

东汉是乐府这种诗歌题材的大发展时期。乐府是秦朝开始设立(汉武帝时正式成型)的管理歌舞的机构,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的需要。乐府(机构)收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东汉时期,比较有名的乐府诗包括《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等。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确立了保护普通民众言论自由,允许士大夫阶层自由选择做官或是留在体制外的国策,这样的体制造就了东汉时期普遍存在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东汉末年的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士大夫与宦官发生激烈冲突,被宦官集团以“党人”罪名予以终身禁锢,规定不得为官,先后发生两轮“党锢之祸”,但始终不改初心,前仆后继地反抗强权,表现了强烈的殉xùn道精神。

汉明帝时期,兰台令史班固著成《汉书》,上起汉高帝刘邦,下讫新朝王莽,涵盖西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也是仅次于《史记》的著名史书,被列为“前四史”之一,同时位列“二十四史”第二位。此外,班固还有经学著作《白虎通义》(辩论的地点在白虎观),文章《两都赋》。班固和班超的妹妹班昭zhāo,在续写《汉书》方面也卓有贡献,并担任皇后和许多贵族女子的老师,被尊称为“大家”,意思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女性。

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王充,其著作《论衡》,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鬼神和迷信思想。王充是班固、班超、班昭的父亲,史学家班彪的学生。

(四)宗教(佛教的传入)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梦到有一位身高六丈(约等于今天的2.3M×6=13.8M),头顶放光的金人从西方飞来,就派出使者一路西行,到大月氏迎取了诞生于更西边的天竺国(古印度)的佛经、佛像,还邀请到两名高僧一同前来洛阳传教。因为当时运送佛经、佛像的交通工具是白马,又因为两名高僧抵达洛阳后最初住在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的场所),所以汉明帝敕令修建的中国境内第一座佛教场所命名为“白马寺”,后来,“寺”也成为中国境内佛教场所的通称。两名天竺来的高僧,在白马寺翻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的最早一部汉传佛教经典。随着汉传佛教向越南、朝鲜、日本的传播,白马寺也成为东亚地区(汉传)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东汉时期还出现了原始道教,附会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为其“祖师”。原始道教的第一部经典为《太平经》,因此又称为“太平道”。东汉末年,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利用“太平道”的教义和部众,发动“黄巾起义”,宣称要建立黄帝时期那样的“太平世界”。“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衰落,残余部众并入“五斗米道(天师道)”,这个流派号称是“张天师”(张道陵)所创立的,加入须交纳五斗米。“五斗米道”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并称“张天师”是“太上老君”的弟子。

九、小结

东汉的整个朝代,都是在西汉体制痼疾基础上,不断做着修修补补。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东汉中后期渐进式覆亡的重要原因。从中国古代总的历史进程来看,这套体制的影响在东汉之后,还会影响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存在四百年,一直到隋朝,初步建立科举制度,才发生改变。东汉末年,以曹操为代表的军阀,基于实用主义原则,对门阀势力做了一些打击,并提倡“唯才是举”,但到了曹丕当政时期,便又倒退了回去,搞起“九品中正制”,后来,士族的代表——司马家族上位,建立西晋,则是完全抛弃了曹操的路线,回到士族掌握全部权力和利益的状态。

汉朝到唐朝,东西方交通主要走陆路,穿过中亚和西亚的高山大漠,所以中国非常重视西域的控制与经营,以此作为延伸控制范围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其“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的管辖范围能够一直到喀喇昆仑山,即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一带,这也是现代中国的疆域所能达到的西部极限。宋元及以后,造船与航海技术逐渐成熟,西北方向就不那么受重视了,宋朝和明朝的疆域最西端,基本上维持在河西走廊到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失去了对新疆中部和西部的控制力。而这种国家战略的转移,在客观上造成了西域的伊斯兰化,实际上在汉朝时,整个西域全都是大大小小的佛国。

实际上,在西汉和东汉时期,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都是非常外向、积极、勇武的,有许多与班超相似的人,文武兼修,期待着到远方去建功立业,推动了疆域的开拓,为后世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注1:王田令,即禁止土地私有化和私人之间的买卖,恢复类似周朝的“井田制”。私属令,即禁止买卖奴隶。

注2:出自《礼记·大同篇·大道之行也》,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注3:“大秦”为罗马帝国,与汉朝分别为当时东西方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甘英虽然最终未能到达罗马帝国,却在途中详细考察了中亚、西亚各国,包括安息(波斯帝国)、条支(今伊拉克)等著名国家。

注4:邓禹,南阳郡新野县人,刘秀的老乡和年轻时朋友,在刘秀阵营中相当于萧何的角色,协助刘秀平定河北,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孙辈邓绥为汉和帝皇后(汉殇帝太后),邓陟zhì为汉殇shāng帝时期的外戚,大将军窦宪的亲信,拥立汉安帝。其后裔yì邓芝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和重臣,夷陵之战后受诸葛亮之托修出使吴国修复蜀吴关系。

耿弇yǎn,协助刘秀平定河北、齐鲁、陇右(今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东北部),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有志者事竟成”典故的出处。

梁统,更始帝时期出镇凉州(河西走廊),后率军投奔刘秀。其后裔梁冀为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时期的外戚。

窦融,王莽和更始帝时期镇守河西走廊的著名将领,投奔刘秀后,率军东进,打败隗嚣。窦融家族是汉景帝、汉武帝时期窦太后、窦婴外戚集团的后裔。窦融的后裔中,其曾孙女为汉章帝皇后,汉和帝太后(临朝称制),还包括东汉时期出征匈奴的名将窦固、窦宪等。

马援,东汉开国名将,征讨西面的羌,北面的乌桓huán,南面的交趾(今越南),马援是汉明帝的岳父,“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画虎不成反类犬”等典故的出处,为避嫌,汉明帝未将马援列入“云台二十八将”。

阴丽华,刘秀的原配,其家族为南阳郡新野县的豪强,刘秀年轻的时候曾放言:“仕shì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汉章帝时期,将汉光武帝时期,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位大将,逐一画像,供奉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后来,有人把这些大将与神话中的二十八星宿一一对应,称为“云台廿niàn八宿”。

东方青龙: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氐土貉贾复,房日兔耿弇,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冯异。

北方玄武:斗木獬朱祐,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虚日鼠盖延,危月燕坚镡,室火猪耿纯,壁水貐臧宫。

西方白虎:奎木狼马武,娄金狗刘隆,胃土雉马成,昴日鸡王梁,毕月乌陈俊,觜火猴傅俊,参水猿杜茂。

南方朱雀:井木犴铫期,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马李忠,张月鹿万脩,翼火蛇邳彤,轸水蚓刘植。

注5:“天市垣”的宦者九颗星:宦者一(蛇夫座32)、宦者二(武仙座61)、宦者三(武仙座60)、宦者四(蛇夫座37)、宦者增一(武仙座54)、宦者增二(武仙座54)、宦者增三(武仙座49)、宦者增四(蛇夫座34)、宦者增五(蛇夫座e)。

另:“太微垣”在“紫微垣”的东北方向。

注6: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在皇宫后花园的西园,于禁军中创建一个新的组织——西园新军。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加强首都洛阳的防御,防备黄巾军,地方上各路军阀,以及西面的羌军,北面的匈奴和乌桓。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皇权,分散大将军何进对禁军的控制权。西园军有八个年轻的新贵统领,分别为:上军校尉蹇jiǎn硕(汉献帝宠幸的宦官首领之一),中军校尉袁绍(时任虎贲bēn中郎将,为何进的盟友),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左校尉夏牟(时任谏议大夫,袁绍家族的门生故吏,属于士大夫集团),右校尉淳于琼(袁绍家族的门生故吏,属于士大夫集团,后来追随袁绍参加了官渡之战等),左校尉赵融(时任光禄大夫,属于士大夫集团,后来追随曹操),助军右校尉冯芳(属于宦官集团)。

注7:尚书台的六曹包括:三公曹、吏部曹、民曹、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后来,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但仍统称“六曹”。此外,在大司马/太尉府,也是采取了诸曹分别负责一块事务的方式,包括: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等。

注8:东汉一朝,仅在汉献帝的后期,曹操担任丞相一职,但这是特例,并非东汉政治体制的惯例。

注9:“汤沐邑”这个概念始于周朝。当时,诸侯每年去觐jìn见周天子,周天子为了显示对这些诸侯的关怀,会在临近都城的位置,赐给诸侯一块封邑,用来住宿、斋戒和沐浴。“汤”就是沐浴用的温水,比如巢湖的温泉就叫做“半汤”,意思是地下冒出来的是一半冷水一半热水,混合后,成为沐浴时温度正适合的温水。后来,“食邑”、“采邑”、“封邑”和“汤沐邑”成了等同的概念。

注10:居延,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临外蒙古,南临甘肃省。高阙,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巴彦淖nào尔盟杭锦后旗,阴山在这里有一个山口,形状如门阙。秦朝时的蒙恬tián,西汉时的卫青曾先后从这里出兵攻击匈奴。平城,在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

注11:蒲类海,为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巴里坤湖。伊吾卢,在今天的哈密市一带。

注12:鄯善国,在今天的吐鲁番市。于阗国,在今天的和田地区,属于新疆的西南部,南疆,天山南麓。龟兹国,在今天的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属于新疆的中南部,南疆,天山南麓。


本文动笔于2020-8-12 9:23:48



标签:


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I'M代代付

    I'M代代付  评论于 2022-04-22 09:49:08  回复

    我的天,您这没多年的积淀和浓厚的兴趣,没个十几二十年的深入研究,可达不到这种深度。专业~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2-04-22 14:20:23  回复

      过奖了^_^

  • 行者

    行者  评论于 2021-09-20 10:32:51  回复

    【网上分享导语】根据叫叫的要求,在今年年底前,至少要写完“三国”……而从去年八月至今,断代史断断续续的就写了个东汉,今年剩下这几个月,压力山大啊~~~
    东汉的这篇文章,与之前写的秦朝、西汉那两篇文章相比,增加了一些问题的更深入分析。随着叫叫年龄的增长,老父亲我觉得不光要告诉他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还要说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不过,倒也不指望现在就掌握多少,只是希望建立起一整套概念,对整个发展的脉络有一个印象。
    秦朝那篇文章4000字,西汉和新朝那篇文章11000多字,东汉这篇文章则扩张到16000字。这算是“屠龙术”的持续升级吧,呵呵。
    一个一个朝代往前写,也是在不断探索着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的过程。“给叫叫讲中国史”这个系列,包括断代史和专题两大块,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_^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