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甲午年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4-02-07 22:16 分类:博客|国际关系 浏览:1101 评论:0
去年五月的时候,我在淘宝上买了本《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纪念版),这是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在2005年,也就是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著名文章整整六十周年的时候,合编的一本收录了1944年以来,在社会、政治、思想、学术等方面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的纪念册。
天干地支纪年法在我们国家有着极为悠久的传统,按甲骨文较为可靠的记载计算,至少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而如果按照炎帝和皇帝时期就出现了的这个传说来计算,则接近5000年的历史。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核心是每六十年为一个基本循环,称作一个“甲子”。因此中国传统的“历史周期律”认为,每过六十年,通常可能会出现类似的事件或进程,需要倍加重视,提前准备并谨慎应对。
这便是在1944年,也就是李自成的甲申年过去了整整五个“甲子”之际,郭沫若结合抗日战争已见胜利曙光的形势,主动对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缘由。当时的毛泽东也高瞻远瞩地意识到了未来可能遇到的许多问题,向全党推荐了这篇文章,并在一个月之后,亲自撰写《学习与时局》,进一步强调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性。
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整整两个“甲子”,也就是一百二十年前,发生了让几代中国人都久久不能忘怀的甲午中日战争,而最近几年以来,日本政界和民间绝不可忽视的相当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已经几乎摧毁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所以从去年年末开始,国内便悄然出现关于甲午年的中日冲突前景预测的讨论,而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这方面的舆论自然而然地急剧升温了。
目前国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官方媒体所支持的极为乐观的类型,其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新华社春节前发布的短评《满怀中国梦,迎接甲午年》中。其实这篇不到800字的评论基本上都是慷慨激昂的政治口号,但是在网络上仍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过这个情况虽然看起来似乎在“意料之外”,仔细想想却应该在“情理之中”,因为毕竟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作为一个在过去一两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苦难和考验的民族,完全有理由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类是某些所谓的“专家”所宣扬的比较悲观的类型,主要从某些技术层面对中日两国的所谓“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创新,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就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类似文章,说什么日本的“自卫队”拥有世界一流的反潜、护航和舰队防空能力,说什么中国最先进的舰艇和战机都包含相当大比例的进口、授权生产及仿制品,主站平台尚不能实现自给,说什么中日战争爆发后最多只能是两败俱伤,进而阻断中国复兴的进程,说什么日本会和美国紧紧绑在一起,中国打日本就等于是直接挑战美国,最终被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等等。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分析从根本上来说,都属于细枝末节的东西,而战争是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个高度的事情,涉及无数个复杂的领域,绝不是像小屁孩打架那样,高半个头就能打赢的。不过从这些“专家”及其支持者的言论中,我们仍需要认识到,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如果遭遇了不得不对日作战的情况,战争中最需要的“意志力”还是完全不够的,这一点应当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三类观点相对理性,不过在汉奸思想沉渣泛起,甚至有些横行无忌的情况下,不会有市场,而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因为不断受到刺激,“复仇雪耻”情绪日益浓厚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充足的理解与支持。然而我们还是很有必要静下心来,对这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作一个全面梳理,努力透过一切表象,找出最适合历史发展规律,最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应对策略和发展道路。
其一,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日本的“向右转”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余孽。过去未能彻底清理的历史遗毒,文化与传统中可以被某些人利用的糟粕,以及部分掌权者长期以来不遗余力的诱骗和洗脑举措,已经使相当一部分日本国民,尤其是大批青少年,丧失了正确的对待侵略历史和当代国际关系的态度。因为强大的“群众基础”,使得日本不再能够认识到什么叫做“正义”,并使其重新走上“不归路”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趋势。所以中日之间面对面的、越来越激烈的冲突(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将是现在和未来无法回避的事实。日本总是希望逐步突破二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重新建立其在各个方面的主导和统治地位,而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实现自身解放与复兴的基础,恰恰就是对以往殖民体系的摆脱,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根本就无法调和。现在中国唯一可以努力的,只有打消一切幻想,勇敢地为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做好准备。
其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从根本上来说,败在了人的思想意识上,而与武器的优劣并没有过多的关系。以前国内的不少历史学家总是强调,主要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的航速不如日本,还有部分炮弹不合格,构成了整个甲午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而最近几年有新的更全面的史料显示,北洋水师的吨位优势,以及装甲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自身的上述不足。黄海海战的实际情况是,除了邓世昌等少数将领英勇奋战之外,整个北洋水师奉行的基本上都是李鸿章的“避战自保”的策略,大部分军舰压根就没有与日本海军交手,便大摇大摆地返回了,直到被日本进攻威海卫的军队俘虏之后,还是完好无损的,让人惊诧不已。还有史料显示,日本陆军进攻威海卫军港背面的时候,北洋水师的军舰也是有机会予以反击的,但没几个人认真地想想怎么打好这一仗,反倒是丁提督带头想起了平时就经常吸食的鸦片。于是一群当时在全国称得上是最现代化的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一枪未放,把吞食鸦片这种不一般的腐败又舒坦的自杀当做了最“荣耀”的归宿,真让汉唐时代“马革裹尸”的先辈们,甚至包括哪些实在没本事打胜仗,不得不抹脖子了此一身的人们不禁汗颜。所以说关键还是前面所提到的“意志力”,打得赢打不赢都是后话,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敢不敢打的问题。
其三,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如果想在与日本的竞争乃至斗争中取得胜利,还需要耐心地思考、等待与坚持,运用更多的智慧,付出更多的努力。甲午战争后又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海战,即日俄战争,过去我们通常只从宏观上进行分析,说沙皇俄国落后的制度,决定了其打不过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但其实还可以从微观上来看看,沙俄的舰队绕过了大半个地球,远离保障基地和熟悉海区,并且已经是精疲力尽地来到远东,怎么会打得过在家门口以逸待劳,等的都快有些不耐烦的日本海军了呢。因此说有的“专家”总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中国和日本少数主力战舰和战机的技术性能比较上,同样是落进了当年沙俄那些将军们错误思维模式的窠臼。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没有过一群人赤手空拳就傻乎乎上阵的情况。就连美国也不敢一开始就和萨达姆打巷战啊,还不是远远地从海上发起攻击,打的差不多“光秃秃”了,才出动地面部队。中国将来如果和日本真打了起来,也不会像十八十九世纪那样在海上把军舰排好,依次放炮,中国也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如弹道导弹之类的,中国只会选择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收益。
其四,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日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局限在中日之间解决,美国可不是热衷于轻易“管闲事”的主儿。日本常常自恃有“日美安保条约”,并且还想借着这个条约,干些突破和平宪法对外出兵的“私活儿”。中国有些人也被这个吓唬住了,以为中国对日本不高兴,美国的大嘴巴子立即就拍过来了。其实美国人弄出这么个文件,从来都没有为日本考虑过,只不过是想把日本当做对抗中国和前苏联的前沿阵地罢了,也就是没事你去得罪人,打仗你先上,打不过的时候,也得你顶住让我先跑。日本过去和现在闹的欢,实际上都是美国惯的甚至是怂恿的,等到日本闹到超过了美国预想的限度,美国马上就会先结结实实教训它一顿了。前段时间美国要收回日本的核废料就是典型的表现。美国允许日本发展些军舰和军机,以便给中国添堵,但是核武器不能有,弹道导弹之类的也不能有,否则威胁到了美国自己就不好办了,这个缰绳美国始终是牢牢抓在手中的,一有必要就会收紧。要说中国与美国也有共同的利益,比如双方都认可二战以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并持续地从中受益,这是双方合作管好日本的基础。而美国最近几年也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并基于此事实,将单纯的遏制战略调整为一定限度的“合作双赢”,这也是中国反倒可以利用美国来制衡日本的条件。
总的来说,日本的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余孽将会因为整个国家“右倾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而越来越有“出格”的底气。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也会因为越来越激烈的挑衅行为,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中国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当然也不再有退让的空间,唯有直面挑战,勇敢抗争,打准要害,坚持不懈。不过中国还是有足够优势的,而且美国的态度并不偏向任何一方,甚至存在被我们所利用的可能。
甲午一开年,鬼子便来势汹汹,但不一定全是不好的兆头……
- 上一篇:圆满完成银行从业资格认证考试全部五个科目
- 下一篇:没事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国际关系排行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