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哈尔滨游记)十四:俄罗斯风情(下)中央大街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08-07-28 22:53 分类:博客|旅游与摄影 浏览:2031 评论:0
中央大街,又称“中国大街”,始建于1898年。这条步行街的最大特点,就是处处都是文物,走在古老的石头地砖路面上,看着文艺复兴、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不禁有时光倒流之感。
↑ 中央大街起点
↑ 中央大街古老的地砖 2017年8月5日补充,据我大学时的上铺周哥介绍,中央大街的这些地砖,并不是像其它地方街道那样平铺着的,而是竖着打下去的,因此,虽然已磨损了100多年,却仍旧整体完好。
↑ 中央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筑分布图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建成于1923年的阿格夫洛夫洋行,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
↑ 中央大街街景(左边近处的建筑为1914年建成的哈尔滨一等邮局,砖混结构,折衷主义风格)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建成于1924年的犹太人“米尼阿久尔”餐厅,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风格)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建成于1923年的犹太国民银行,砖混结构,文艺复兴风格)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建成于1921年的伊格莱维纤商店,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同上)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同上)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建成于1918年的(日本)松浦洋行,砖混结构,仿巴洛克式风格)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同上)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上的建筑
↑ 中央大街尽头处的公交车站
↑ 中央大街尽头处的公交车站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博客|旅游与摄影排行
- 标签列表
- 最新留言
-
- ^_^
- “权力”是一种“信仰”。
- 这就纯纯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而非某个地区或文化的特有产物。并不仅仅局限于你所说的“官瘾”类型的权利。比如坚决不让一辆车并入的司机;路口绿灯亮起的瞬间就按喇叭催促前车的后车司机;以及认为行人拥有“绝对路权”而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避让的行人。本质上是个体在拥有有限权力(甚至只是道德或规则优势)时,通过过度行使或扩张这种权力来获取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
- 官迷太多
- 博主你好,茶备案项目新开张,希望得到更大的支持加入茶备案!注册得到您的专属网站备案号!希望博主多多支持!https://icp.redcha.cn希望博主能在我们网站申请一个备案号放在页脚呀!感谢博主的支持无论赞助多少,或者是不赞助也好联系站长都可以,尽量给个靓号如果被打扰了,那就万分抱歉
- 硅云“十年之约”推荐的
- 请问主机是哪家的?
- ……
- 呃~~~
- 这个是写的小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