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行者说历史33-士大夫与太监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7-05-14 22:17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046 评论:0



据说在两年前,微博上有位当代的儒家学说研究者搞了个悬赏活动,声称谁要是能从儒家“十三经”(包括某些人特想利用的<孝经>哦)找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或这个理论)的出处,就立即奖励2000元。正如商鞅“南门立木”的最初阶段,一直没有人去揭这个榜。后来,赏金好像还翻了一番,提高到4000元了,不过,商鞅“南门立木”的“圆满大结局”就是没有出现,至今,好像赏金还是在那里静静地躺着睡大觉。最近,另一位当代的儒家学说研究者表示,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根本就没有形成过这样的思想倾向,并且坚称,他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儒家经典(不包括历代和当代打着儒家学派旗号,夹杂自己乱七八糟观点,甚至是干脆去招摇撞骗的)进行全面检索,连类似的东东都没有找到呢。

其实在元朝之前,我天朝的士大夫还是相当“体面”的。那时候绝不同于现在“金氏棒子国”,没有任何人把所谓的“最高尊严”当回事。君主与臣民的关系,大体上属于近现代以来西方所提倡的那种“社会契约”(敲黑板:严格意义上来说,卢梭可不是‘社会契约论’的首个提出者哦^_^)。孔圣人就强调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大家都得互相尊重。孔圣人还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或许,这就是三百多年后另一位大儒——董仲舒所创立的“道统”高于皇帝的这套理论的最初来源哦请点击这里查看详细内容

相信大家都知道魏征直谏唐太宗的故事,网上曾经有好事者“考证”说,这都是一些史官按照“领导意思”编出来的“故事”,但是就【行者】这些年接触到的各类资料来看,史书上(包括官修正史)魏征的许多言行,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李唐王朝虽然血统中有不少西北少数民族的因素,但整个皇族在思想上挺开放,能够主动接受中原最先进的思想文化,这也是大唐盛世得以出现的重要条件。就算是四百年后的宋朝,另一位直性子高官——包拯,在被授予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位期间,也常常在朝堂之上与宋仁宗激辩,连唾沫星子都溅到了皇帝陛下的脸上和身上。但“最高领导人”并未拂袖离去,而是耐着性子继续“装”,表现出一幅严格遵循“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原则,虚心接受臣民意见建议的样子。

唐宋时期,我天朝的最高国家机关里,皇帝与大臣一般都是坐而论道,面对面坐好的。对于部分功臣勋旧,皇帝还得关照着加个坐垫什么的,以示“关怀”与“亲近”,否则,“老同志”们觉得办公条件不舒服了,后果可是有点严重的。在朝堂上跪着可不是“悠久传统”,至少在明朝以前,高官们面见皇帝,老百姓到地方官那里打个官司,都没有此类规矩。有人可能会说这几年的历史剧里面有这样那样的场景,而且能追溯到秦汉时期,【行者】要告诉大家,有些编剧编历史剧,就跟体育老师教数学是一样一样的。当然,秦汉时期的人看起来都像是一天到晚“跪着”,但其实人家是在“坐着”,即便皇帝,也是这样的姿势,而且皇帝在还礼的时候,还得欠身、弯腰,否则,很容易就会被认为是没素质,轻佻了。

现在有的人,以为自古以来“皇帝就是臣民的天”,殊不知,过去的许多人,其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可比如今某些人要高的多。比如三国时期吧,枭雄曹操的继承者——算是有很强手腕的魏文帝曹丕,就曾经在朝堂上提出了一个很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只有一颗救命的药丸,你们是给皇帝我呢,还是给自己的父亲?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了一会,但邴原直接走出了班列,响亮而清晰的回答道:“要给自己的父亲。”【行者】相信当时曹丕一定会相当尴尬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下,邴原的观点并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并不能将其治罪,曹丕也许最初是想捉弄下、试探下这些大臣,却不想到最后是丢了自己的面子。所以说四十年多年前,我天朝常常亢奋的喊:“爹亲娘亲没有伟大领袖亲”,在普通群众的心里面,实打实的说,基本上等同于瞎扯。

【行者】认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士大夫还是敢于、乐于和善于胸怀天下的。普通的士大夫,至少都能树立“良禽择木而栖”的观念,而更高层次的士大夫们,更是认为“道统”才是天下的最高准则,连天子也不能例外,并且运用“道统”这个武器,牢牢约束着天子的言行,如果天子违背了这个“道统”,那么,即便是人民群起而攻之,将其替换掉,那也是可以被认可的“替天行道”的行为。

可惜,宋亡以后,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进入日益衰落的晚期,越来越不愿意和不敢于“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集团,以及愈发偏执的最高统治者,共同泯灭了“士大夫精神”的传承。这个时候还诞生了一个概念,叫做“扑作教刑”,意思就是说读书人青少年时期,常常挨教书先生的体罚,于是在其成年和取得功名之后,便会变本加厉地把这类暴力施加到辖内百姓的头上。按照我天朝的传统,士大夫集团除了充当国家管理者地方上(县以下自治)的领头人之外,还要身体力行的为全社会做好典范。而扭曲了自己心态的士大夫,毫无疑问的又会带坏整个社会的风气,甚至让社会上不明真相的群众觉得,恐吓与暴力是一种正常现象。我天朝正是按照这种规律,在最近七百年(元朝以来)一步步堕落下去,以至落后于西方的。

士大夫精神消逝的同时,太监心态悄然扩展开来。太监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也没有任何坚持的原则,唯有对权力和金钱的膜拜及追逐。当然,某些领导很享受这样的下属与服务,并以对自己的绝对服从来作为评价、任免标准。然而,这样的奴才,以及它们所依附的官老爷,实在都是游离于近现代文明体制之外的幽灵,并且是深化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最大障碍。

虽然辛亥革命已经超过百年,但消除太监心态的遗毒,仍然是当下极其重要,且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太监心态在最近这七百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已深深侵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髓,已完全抹杀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血性,甚至可以说把我们这个民族给阉割掉了。即便是现在立即下猛药,也不是那么容易清除彻底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努力去做,充分发掘“士大夫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以避免沉渣泛起,以避免借尸还魂。

近代以来,伴随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解体,士大夫这个社会阶层也瓦解了。但作为革命党和革命者,还是有必要继承“士大夫精神”中的堂堂正正为人处世,任何事情都光明正大地进行这些品质,把握好自己的人格,坚持正确的原则。

据说在清朝末年,法国公使罗杰斯觐见清朝皇帝时,说:“贵国太监制将健康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结果,没等清朝皇帝开口作答,有一位贴身太监已经大怒,抢着说道:“这是陛下恩赐,奴才心甘情愿!我们心甘情愿净身入宫,伺候主子,你是如何险恶用心,竟敢侮辱天朝盛威?”行者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深深地为我们国家的某些人感到丢脸,同时觉得,这些人跟世界潮流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远哪~~~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