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历史 > 正文

行者说历史35-三国:假心机真和气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7-09-05 22:07 分类:博客|历史 浏览:1250 评论:0



在我天朝,关于三国时期的书,最有名有两本,其一名曰《三国演义》,其二名曰《三国志》。《三国演义》的内容绝对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算是里面的名句,相信都有不少人可以随口背诵出来。《三国志》有一定名气,但至少在【行者】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没有听说哪位同学看过这本书,好像当时倒是有一款小鬼子制作的街机游戏,居然也起名叫作“三国志”。【行者】首次真正接触到《三国志》原本,已经是工作以后了,2006年到2009年间,【行者】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县城工作,长夜漫漫,孤身一人,无事可做,于是利用这大把大把的时间,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四部经典给简单的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史记>的部分精彩章节,翻了还不只一遍呢^_^)。

客观的说,《三国志》的最初作者——西晋的陈寿有些文学和历史学水平,在个别章节的写作上,有传神之处,但是从整部作品来看,太简略了,甚至感觉有些粗糙,要是按字数算版税的话,肯定没机会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行者】当时阅读的版本,是南北朝时期刘裕那个宋政权的裴松之注解后的,经过裴松之的大力扩展,总算是初具“仔细学习”的价值了,当然,与文采飞扬,内容浩瀚的《史记》相比,还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超级差距~~~

这也许就是《三国志》虽虽然贵为“前四史”之一,却始终未能走近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原因。【行者】还注意到,在当下的民间,不少人所掌握和相信的“三国史”,竟然更多的是来源于应当被划入小说这个分类的《三国演义》!不过说实在话,作为历史爱好者的【行者】,也不怎么对《三国志》感冒,有时候甚至觉得,《易中天品三国》这套书,似乎写的更让人喜欢一些^_^

【行者】更注意到,《三国演义》的持续流行,使得许多人误以为三国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钩心斗角,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一连几十年的比赛“心机”。记得小时候,就有老人常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是劝人多向善,时刻保持平常心和平静心态的忠告。可惜,有的人还就是喜欢学坏不学好,专拣《三国演义》中最不可模仿的东西来揣摩,然后,居然还亲自实践,把周围都搞的乌烟瘴气。

【行者】要强调的是,《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本身就已经进行了艺术加工,把一些问题给放大,给刻意“极端化”了。真正的三国,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心机”,反倒是在很多时候,大量运用“妥协”、“合作”之类的政治艺术——这也是上古时代以来我天朝所标榜的高尚礼仪传统,总而言之,真的称得上是“一团和气”的。

比如说刘备和刘表吧,这两个人的成败,就与各自所坚持的策略有很大关系。

要说刘表的基础条件是相当不错的,作为一方诸侯,完全有可能聚集起充足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只要调配得当,最起码可以维持住割据的地位,大不了到了最后来个“待价而沽”呗。但刘表真的是能力有限啊,荆襄九郡那么多的名士,一个都没能到延揽到自己麾下,大敌当前几乎是无人可用。蔡瑁、张允这几个人,也都属于刘表老婆(蔡夫人)的裙带关系,没什么实际本事,等到曹操大军一临近,投降起来比谁都快,还把自己外甥(蔡夫人儿子,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给活活出卖了。

相比之下,刘备的先天优势几乎等于0,但刘备发现了诸葛亮这个人。近两千年来,不少人都认为诸葛亮是个奇才,是刘备集团赢得军事斗争胜利,最终走向事业巅峰的关键,但早在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就明确指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换句话说,诸葛亮与“后勤总司令”萧何有的一拼,但绝不是具有大将能耐的韩信。然而(敲黑板,下一句是重点了^_^),刘备三番五次,极尽谦虚地邀请诸葛亮加入自己的团队,绝对是赚大了,因为诸葛亮的身后,有一个超级庞大的关系网,能够摸到这张关系网,基本上就掌握荆州、襄阳及其周边区域的最大主动权了。诸葛亮的关系网包括:一是自己的先人,其祖、父、叔都是高官,司隶校尉、泰山郡丞、豫章太守之类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连时任荆襄地区最高首长——刘表,都是这些人的故旧。二是自己的师友,司马徽、徐庶、庞统、石广元等人,全都是荆襄地区的名士,属于刺史、郡守这些省部级、地厅级官员的后备人选,即便不想干这些官职(魏晋时代还就有不少名士喜欢清谈,不喜欢工作),至少也是“意见领袖”,在中国古代延续近两千年的缙绅治理体制下,各级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可都是要充分尊重这些人的。三是自己的岳父黄承彦,别看人家女儿长得丑,却父女俩都才华横溢,而且有史料记载,黄老先生还算得上刘表的连襟,这么说来,刘表应该诸葛亮的“姨夫”哪!四是自己的亲哥哥诸葛瑾,亲弟弟诸葛均,一个在魏国做高官,一个在吴国做高官,虽然暂时没有更多的史料来说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曹操、刘备、孙权忙活了一辈子,最后会发现,全都被诸葛亮兄弟三个给包圆儿了。每次看到这方面资料的时候,【行者】都会想,现在那些“×二代”们简直是弱爆啦,因为充其量也就是拼个爹,连“二舅姥爷”都不怎么靠得上,而诸葛亮四面八方全都有“亲朋好友”,这才是真正响当当的“社会哥”啊。

可以说,刘表太蠢,自己把自己的事业给弄砸了。诸葛亮似乎是最大的赢家,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顺便还造了自己“姨夫”的反。刘备也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物,虽然自己没本事,没实力,一辈子常常表现唯唯诺诺的样子,却利用了诸葛亮的资源,顺便分了一大碗肉——不是汤哦!

我天朝实行干部交流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以前“门阀”势力的负面影响,防止“士族”把持权力和资源,防止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分裂和腐败。站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干部须到家乡以外的地方任职这个制度,成型于科举体系完备之后。考虑到制度之间相互匹配性,可见制定这个制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一种单纯的“控制”,更不是没事闲着折腾人,而是主要为了尽可能削弱地域性的负面因素,以实现更加科学、公平的“文官治理”

孔圣人也教导我们说,君子要“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只要坚持基本原则,只要不搞乱七八糟的东西,只要是为了事业的发展,团结、合作与和气,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都是需要大力提倡的。因此,交流任职到一个地方,立即就板起脸,处处显示、宣扬自己不会与当地人“交往”,事事都怕“粘上”,这绝不是理性的态度,也实在没有必要。

其实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最终也与蜀国殊途同归了,即魏蜀吴三家,都逐渐走上与所在地的人们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的道路上来。

比如说魏国,曹操病逝后,曹丕立马就恢复了司马氏、夏侯氏、钟氏、荀氏等家族的传统政治地位,结果,在这些人的倾力协助下,曹家也很快实现了称帝的梦想。

又比如说吴国,在孙策当老大时期,最初追随其起兵的“淮泗集团”死死把持着最高权力,“流亡北士”也算是能分到一杯羹的势力,并作为盟友和缓冲。但是在“小霸王”(孙策)遇刺后,继任的孙权最终选择了向现实低头,放开“江东士族”进入吴国政治圈的限制,这是无奈的选择,但却是正确的选择,而孙策选择孙权当自己的接班人,无疑也是向外界释放处一个信号,即老吴家将改变政策导向,开始奉行更实用主义的政策了。大家还别随便评论这个改变,因为到了最后,还就是吴国的寿命最长呢。当然,孙权的有些具体做法,有人认为是“过于软弱”的,比如曹丕的年号是“黄初”,刘备的年号是“章武”,而孙权的年号就是“黄武”,【行者】有时候就在想啊,这孩子是怕别人和后人们不清楚他在魏国和蜀国之间骑墙么~~~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
博客|历史排行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