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的历史类网文推荐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6-07-02 11:10 分类:大杂烩|历史类网文推荐 浏览:1462 评论:0
【历史学研究方法】2016年7月28日 唐山大地震四十年:反思与“记忆”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学样本,值得持续的、更深入的开展研究。不仅要研究地震前已形成了哪些问题,地震时有哪些做的不到位、不及时的,还要研究地震后的相关处置措施是否得当。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宣传”中,很多时候总是在强调“政治正确”和“精神”方面的要素,常常是点到为止,甚至是弄着弄着就偏离了应该有的主题,未能对事件本身做一个深入的、理性的、系统的分析。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做一些反思,努力发掘更多的史料,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这段历史,这绝对是一个好的新现象。
近几年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研究,比较突出的成就有: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过去那种片面的“人定胜天”思维模式。2、给大地震受害者(残疾人)以更多的人性化的关心,充分考虑其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乱“灌鸡汤”,强调所谓的“恢复”。
— — — — — — — — — —
【史料-专题】2016年7月27日 现代以市辖区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要严格依据宪法,我们国家只有“省-县-乡”这三级行政单位。正如豆包不能当做干粮,分布在最基层的村长(村委会主任)们,也不能算作“干部”,不能作为“一级机关”的领导。然而,在“村级”之外,大部分省份还普遍存在着“地级市”这样的“行政区划”。虽然这一级在最初叫做“地区”或“专区”,其行政首长为“专员”,并且没有同级人大之类的机构,即无论是机关里的干部还是整个机构,“名义上”都是省级政府的派出而已。不过,后来“地区”或“专区”渐渐都演变成了“地级市”,而且在不少省份,把这种变化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地级市”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仅可以“直接”管理市辖区,对“下辖”的县也有着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截留”等方面的优势,以至于有人提出,必须把县从地级市给独立出去,否则,很多县都要被抽干了。
晓路认为,上面这一段的理论研究和政策争论,在未来还将长期持续下去,而找到一个最优的、彻底的解决方案,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特别向大家推荐这篇《现代以市辖区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历史类文章,算是对源头的一个系统梳理。
记得小时候,晓路的家乡——六安,城里有“两个政府”,一个是“(县级)六安市政府”,其管辖范围仅仅包括原六安县城关镇的部分,而出了小小的城区,就是另一个叫做“六安县政府”的辖区了,但是,“六安县政府”的驻地又在“六安市政府”辖区的正中央。后来,可能是这种情况让人感觉到有些乱,“两个政府”合并为新的“(县级)六安市政府”。再后来,“六安市政府”的牌子又“转让”给了原“六安地区”,原辖区也一分为三,成立“金安区政府”、“裕安区政府”和“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现在已经升级到副厅级了,比县政府、区政府还要牛)”。
— — — — — — — — — —
【史料-元朝】2016年7月26日 两个邢台人修了故宫排水系统和什刹海
北京有今天的(作为首都的)地位,较为直接的起点应该在元朝。元朝的民族压迫(分四个等级)等政策很糟糕,但元朝的国力很强大,外向性也很强,这就为“北京城”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明清时期“重修”的北京城,实际上沿用了元朝时的大量规划、设计思想,也继续利用元朝时建筑的“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元朝的初创功绩是需要充分肯定的。
— — — — — — — — — —
【史料-清朝】2016年7月26日 马戛尔尼使团画家笔下的中国
虽然这套图片及其说明,是站在鸦片战争之前对中国内部情况还不是很了解的外国使团的角度,但是就艺术性和记录性而言,都称得上质量和参考价值非常高的。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那个时代中国确实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而且自己尚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也是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 — — — — — — — — —
【史料-唐朝】2016年7月20日 唐代长安的「坊」,和现在的社区大同小异
这篇文章让人大涨姿势,不仅文字性说明比较详细,里面的各类插图(坊内结构和各种居民院落的平面示意图)也有很多,属于了解唐朝风土人情与社会状态的非常好的参考资料。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快速上升,以及已经快要达到顶峰(最高峰在宋朝,然后就是逐渐没落了)的阶段,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持续开放、自由、包容,并且越来越开放、自由、包容的良好氛围中,这也是唐朝的经济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的重要促进因素。
原文网址:http://daily.zhihu.com/story/8468958
— — — — — — — — — —
【史料-当代史】2016年7月20日 这群“荣民”曾建设了台湾,如今却被台湾年轻人辱骂
一方面,“荣民”是时代的悲剧,是政治的牺牲品。而在另一方面,又是紧密联系两岸的纽带。从有效反对态度,促进祖国统一的角度来看,“荣民”是极其重要的力量。
— — — — — — — — — —
【史料-外国史】2016年7月20日 土耳其军队的政变传统是怎么回事
先前一直在奇怪:为什么看起来“脑子进水”的埃尔多安居然能够稳坐土耳其“一把手”的位置,时不时还敢去挑衅俄罗斯这样强悍的国家呢。读了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大独裁者”哪。既然是在独裁体制下了,那就完全可以随意,只要自己高兴就好,而用不着考虑举措的合理性和国内外反应了。
差不多一百年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凯末尔希望通过革命手段与传统的“奥斯曼”彻底决裂,打造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可惜,直到今天,在土耳其的政治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伊斯兰教的色彩还是无处不在的,某些时候甚至还能够称得上是中东地区的典型。这也就意味着,土耳其在迈向真正现代国家的道路上依然仍重而道远。
当然,这也是与中东地区的整个大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最近几年,中东地区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的抬头较为明显。而美国等外部势力,又常常奉行双重标准,比如支持穷奢极欲的专制独裁政权沙特王室,有这样的政策,自然什么原则都讲不清,什么事情都搞不好了。
— — — — — — — — — —
【历史学研究技术】2016年7月17日 古籍版式与结构
这是一篇绝对涨姿势的文章呢。里面有许多东东,以前见过,但不知道准确的说法,或者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读了这篇文章,解决了许多搞不清楚的地方,受益匪浅。
— — — — — — — — — —
【史料-专题】2016年7月13日 北京有多少遗老遗少
要是在四十年前那个“红彤彤”,而且不想“红”都不行的时代,遗老遗少这个话题,绝对是个足以让人“激动不已”的话题。相信那个时候99.9999%的群众(包括其中相当一部分其实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都会立即“本能”表示要与其彻底划清界限,比躲瘟疫还要快。而那些真正的“遗老遗少”,以及更多的被新划成的“遗老遗少”,就算是在自己家里,也都会不受待见的。
现在社会开放了,学术讨论的气氛也宽松了许多,所以,遗老遗少作为一种历史的样本,终于可以被认真的研究了。这篇文章写的很轻松,很幽默,在同类文章中似乎不多见,这是晓路特别向大家推荐的原因。
— — — — — — — — — —
【史料-专题】2016年7月7日 各个省份是如何形成现在的形状的
这篇文章内容挺详实,图片更丰富,是研究“历史地理”的很好的参考资料。当然,也可以作为一种科普资料来看。
政区的合理划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的重要基础。政区具体的划分和调整,也与方方面面的博弈有着许多联系。研究这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 — — — — — — — — —
【史料-现代史】2016年7月4日 克格勃档案中的蒋经国:追过冯玉祥女儿,受过间谍密训
客观的说,蒋经国是一位有思想,有能力的领导人。行者认为,早年在苏联的学习与经历,对于他性格,能力和思想倾向的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得以前有人认为,蒋经国回国之后被蒋介石“强迫”去学习和“改造”,重新塑造了蒋经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过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的那段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一种外因,是一种“强化措施”,而蒋经国长期以来内心深处所形成的一种思想倾向,才是真正的内因和决定性条件。就这个推论过程来看,倒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
这篇文章中有不少过去相对少见的资料,值得一读。
— — — — — — — — — —
【史料-清朝(晚清到近代)】2016年7月2日 影像|慈禧1901:一次特殊的旅行
行者认为,凡是脱离群众,不管群众福祉,就知道为自己捞政绩,捞权力,捞好处的,就知道闭着眼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都是极其厚颜无耻的统治者。慈禧,以及她所宠信的庆亲王之流,就是这类较为典型的案例。
当然,虽然1901年的慈禧还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但仅仅十年过后,她所依仗的满清政权便“瞬间”土崩瓦解了。然后,慈禧立即被作为一个所有腐朽人物和事物的集中代表,开始了被鞭挞、羞辱的历程,而且这个历程将一直持续下去。
- 上一篇:不见棺材不落泪
- 下一篇:2016年7月的网文推荐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大杂烩|历史类网文推荐排行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