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
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 非著名历史学爱好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博客 > 博客|旅游与摄影 > 正文

春游正阳关(20190331)

作者:行者 发布时间:2019-05-04 22:20 分类:博客|旅游与摄影 浏览:1317 评论:0



虽然之前已经去过好几趟正阳关,但都是来去匆匆,基本上没拍到什么照片。己亥年的春天,清明之前,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把叫叫也给早早地弄起来,我们一家三口赶在上午十点前抵达正阳关,一直玩到下午十六点。这一回,总算是“走马观花”的整体游览了一遍,也拍了不少照片^_^

古语有云:“长淮三面八百里,七十二水通正阳。”另有古语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从陕西、河南交界处的桐柏山发源后,一路汇集“七十二水”,又完成了一个从西北向东北拐过的近90度大弯,在正阳关附近,拓展出较为宽阔的河面,这就是东坡学士所赞美的水天相接的广阔“长淮”请点击这里查看。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淮河主要呈由西向东的流向,然而淮河的正阳关河段,却是西南向东北的流向,正阳关镇位于淮河的东岸,这就是那个90度大弯所决定的。正阳关镇的南面,发源于大别山的淠河(淮河第一大支流)奔涌而来,水量大且水质清澈,汇入淮河的地方被称为“清河口”。正阳关镇的北面,穿过了豫东、皖北大平原的颍河逶迤南下,因为与淠河水的颜色有一定的差别,汇入淮河的地方则被称为“沫河口”。在水运作为最主要交通方式的漫长时期,正阳关相当于十字路口,通过黄河、淮河、大运河乃至长江航道,连起了西面的中原地区,东面的苏中和苏北地区,北面的华北地区,南面的江淮地区,以及东南方向的江南地区,据说在明清及以前,总是“帆樯林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景象。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此处正式设立征收税赋的关口,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一方面是由于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淤塞了淮河航道,降低了通航标准(注1),另一方面则是京沪(津浦)铁路的开通,替代了京杭大运河的地位,正阳关逐渐衰落了,以至于沦为寿县麾下的一个相对普通的乡镇。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曾经设置过“正阳关市”,在当时安徽全省的名城中都能排进前八位的,但1958年之后淠史杭灌区逐步建成,(老)淠河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段均呈断流状态(注2),大别山区的货物也不再经由正阳关入淮,改为通过312国道、105国道输出,正阳关便彻底失去了水陆码头昔日的辉煌。

下图为正阳关古城的示意图。橙色路线为几条老街,左上角为颍河,左下角为淠河。点击下图可以查看大图

一、城门

正阳关古城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其中西门在抗战时期, 被淮河上的鬼子炮艇所摧毁,剩下的三座城门均保存至今。

正阳关的西门,朝向城内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西映长庚”四个字,朝向城外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淮流管钥”。长庚即太白金星,象征着西方,《诗经·小雅·大东》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淮流管钥”说的则是正阳关是淮河上的重要关口。

正阳关的南门,朝向城内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解阜”二字,朝向城外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淮南古镇”。“解阜”出自舜所作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致意思是说为官者要为民解忧,为民谋福祉。“淮南古镇”说的是正阳关曾经为淮南国的古镇,淮南国初建于汉高祖刘邦时期,首任淮南王为英布,英布的陵墓就在今天六安市区的中心位置。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及门内的古街,这段街区已经少有居民,但两边建筑还是挺完整的。图片编号8451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朝内的一面。没有城楼,顶部平台也略有损坏。图片编号134606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朝外的一面。图片编号8459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的城门洞,由外向内拍摄。图片编号8467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的城门洞里,估计是以前固定门的槽。图片编号8477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内登城的阶梯。图片编号8470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旁边的城墙。图片编号8475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的城楼之上,郁郁葱葱的植物,满满的历史沧桑。图片编号135850

下图为正阳关“解阜”门内的街道。图片编号135911

正阳关的北门,朝向城内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拱辰”二字,朝向城外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凤城首镇”。“拱辰”出自《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大致意思是说为官者要注意道德修养,这样百姓就会像众星拱卫北斗一样,团结在其周围。“凤城首镇”说的是明朝时期,正阳关是中都凤阳府辖内的重要城镇。

下图为正阳关“拱辰”门及门内的街道,这段街区较为繁华,而且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很宽,原有的城门则显得相对狭窄。图片编号8516

为此,正阳关“拱辰”门内(南面)设置了限高限宽标志。图片编号8517

下图为正阳关“拱辰”门朝外的一面。图片编号8518

正阳关的东门,朝向城内的一面,原先的门头匾额(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题写着“朝阳”二字。朝向城外的一面,门头匾额题写着“熙宇春台”。“朝阳”是我天朝不少古城东门最常用的名称。“熙宇春台”则出自《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大致意思是说众人熙熙攘攘,就像去参加宴席,又像是乘着春天登上高台欣赏美景。

下图为正阳关“朝阳”门及门内的街道,这一片为回民集中区,门内即为清真寺,门外则是正阳关农场。图片右侧是正阳关农场的电影院外墙,是拆除了古城墙后的新建筑。图片编号145503

下图为正阳关“朝阳”门外,城门洞内右侧就是清真寺的大门口。图片编号8541

下图为正阳关“朝阳”门外的城楼上,大部分建筑均已损毁,多为后期用水泥修补的。不过,顶部盛开的油菜花,倒是别有一番情调^_^ 图片编号145836

二、老街

与许多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乡镇相似,正阳关老街也面临着空心化的局面,不少建筑已无人居住,原来的居住者,有的搬到了新镇区,有的甚至已经因为工作而移居外地。从某种角度来看,常住居民的减少,为旅游开发创造了一定条件,但这种开发又是需要大量投资的,在许多地方,这种困难使得旅游开发连起步都做不了。

目前,正阳关老街的状况比城门要更为严重些,不少建筑年久失修,破败到了几乎要倒塌的程度。下图编号8439

下图为正阳关南门(解阜门)内街边的老房子,好像已很久无人居住。图片编号8453

下图为正阳关老街中仍然居住有人的房子,保存的就好一些。图片编号8440

下图为站在正阳关“解阜”门城楼上,由南向北俯瞰老街。正如前面所说,这段街道目前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估计要等待集中做旅游开发,开展大规模修缮了。图片编号135713

下面几张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成中商铺,大体为徽派建筑风格,南北两面与邻居房屋之间的风火(马头)墙,格外突出。从下图可以看出,这座建筑的基本框架保存较为完好,但部分位置后期改造的幅度也比较大,好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风格。图片编号8444、8507

下图为林成中商铺的北墙和后门。图片编号8443

再来一张屋顶的特写。图片编号8447

下图为正阳关老街的铁匠铺,现在这种手工业已经很少见了。图片编号141854

下图为正阳关老街中残存的青石板路,唯有相对偏僻的巷套里才保留的比较完整,南北向主街已经完全改造和拓宽成现代的水泥路。这些路面与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金安区毛坦厂镇的明清老街是一样的风格,但似乎没有位于道路正中的独轮车车辙印。图片编号8429

正阳关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水陆码头,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和风俗在这里交相辉映,目前,仍同时保留有教堂、清真寺和道教的玄帝庙。正阳关还有一条回民街,汉族样式的春联上,写着阿拉伯文,非常有特色,如下图。图片编号145121

下面两张图为正阳关的清真寺,位于“朝阳”门(古城东门)门内。大门外两侧墙上,分别写着“两世吉庆”、“弘扬正道”字样。图片编号145445、8532

三、船厂

正阳关有码头,也有造船厂。造船厂就在淮河东岸,码头的南面。目测可以建造两千到五千吨的货船,但没有船坞,直接在河边浅滩上搭建与焊接,估计是等淮河到了洪水期,自然就浮起来并开走。

下图为正阳关船厂。图片编号8482、8483

四、春华

下面两张图为正阳关古城南门外的大堤和油菜花,图片编号8418、8423

下面几张图为正阳关船厂附近路边的桃花。图片编号8496、8497、8498

五、其它

下图为正阳关船厂对面的“淮北大堤”,实际上,这段堤坝是在淮河西岸,正中可能是蓄洪区的进水闸或退水闸。图片编号8486

— — — — — — — — — —

注1:淮河之前有自己独立的入海河道,全流域水面宽阔,河水东流入海极为通畅、稳定,适合较大型船舶的航行。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淤塞了淮河航道。明朝时,潘季驯为确保黄河、大运河的安全,在苏北地区人工围出一个洪泽湖,因为洪泽湖很浅,又降低了淮河洪水及时下泄的能力,因此造成了在枯水期,淮河上的船舶常常会搁浅于临淮岗、蚌埠闸等处,需要排队或等候涨水通过,最长能等待一个月以上,在洪水期,因为整个河床的不稳定(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这个情况有了明显改观),同样不利于航行安全。此外,与长江相比,淮河航道目前只适合于两三千吨船舶的航行,难以发挥水运的规模优势,难以降低单位运价。

注2:(老)淠河呈南北走向,是过去从大别山区到中原地区,并可以通过淮河前往江苏、华北等地区的重要交通线。淠史杭灌区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河床水位,实现自留灌溉,在六安城区西南的横排头将(老)淠河拦腰截断,另开挖淠河总干渠,沿着江淮分水岭,将河水向东北方向输送。虽然在六安城区又开挖了淠东干渠,将淠河总干渠的一部分水沿着(老)淠河东岸向北输送,但水量已大不如从前,淠东干渠渠首处的九里沟船闸,亦未能发挥沟通江淮航道的作用,渐渐地都废弃了。近几年,合肥启动“江淮运河”工程,在芜湖裕溪口,安排船舶沿着裕溪河逆流而上,再穿过巢湖,一部分货物卸在巢湖北岸的“合肥港”(滨湖新区),另一部分则通过新开挖的“江淮运河”,继续北上,穿过合肥市长丰县,进入淮河。按照这个规划,正阳关的“转口贸易”位置更落空了。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 请填写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