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 这首诗被浏览了25次 |
[汉朝] 佚名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
注释与赏析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二首。《古诗十九首》为汉代五言诗,收入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这些诗的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都难以确定,但后世却视之为带有整体性的组诗,《古诗十九首》也就成了这些诗的专名。这些诗在内容上都有某些共同性,艺术上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此诗其实就是一首歌词,是能够歌唱的诗句,也是《古诗十九首》中唯一使用了第三人称叙说的形式,写出了少妇渴望爱情,渴望夫妻相依相偎、甚至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全诗结构直中有婉,虚实相映;描写细腻,突出细节;运用叠词,富有情韵。 ⑴郁郁:茂盛的样子。柳:和“留”声音相近,因此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女子看到浓密的柳树,自然会想起当年分别时依依留恋的情景。 ⑵盈盈:同“㜲㜲”,形容女子举止、仪态美好。 ⑶皎皎:指女子肤色洁白。当:对着。牖(yǒu):古建筑中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内的次序是门、庭、堂、室。进了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还有一个窗子叫“向”。上古的“窗”专指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⑷娥娥:形容女子姿容美好。《方言》:“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红粉妆:用脂粉盛妆。 ⑸倡家女:古代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说文》:“倡,乐也,就是指歌舞妓。” ⑹荡子:即“游子”,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列子》里说“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可以为证。 |
白话译文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 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 她打扮得红装艳丽,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 从前她是个常年卖唱的歌女,她希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才成了游子的妻子。 不想游子远行在外总是不回来,丢下她一个独守空房实在难以忍受寂寞。 |
行者的注解--- |
叫叫未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