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四
   这首诗被浏览了5
  [南宋辽夏金] 姜夔

千门列炬散林鸦,
儿女相思未到家。
应是不眠非守岁,
小窗春色入灯花。


注释与赏析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冬,姜夔告别石湖别墅,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落拓游子漂无定所,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姜夔心中始终怀着深深的落寞和孤寂,表面的热闹消隐后这种心境更无处遁形。 归途中,夜色苍茫,四野幽?,寒气袭人,诗人不禁心绪如潮,写下了这十首七绝。

⑴除夜:除夕。石湖:今江苏苏州西南。
⑵苕溪:浙江吴兴县的别称,因境内苕溪得名。吴兴即湖州(宋时湖州治所在吴兴),时姜夔安家于此。
⑶草:夏校本、陆本、许本并作“草”,吟稿本作“柳”。庾信《荡子赋》:“细草横 阶随意生。”
⑷吴宫:苏州有春秋时代吴国宫殿的遗址。迢迢:遥远的样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鹿过姑苏。
其三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篙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其五
三生定是陆天随,只向吴松作客归。
已拚新年舟上过,倩人和雪洗征衣。
其六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词剪烛看。
其七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其八
桑间簧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其九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其十
环玦随波冷未销,古苔留雪卧墙腰。
谁家玉笛吹春怨,看见鹅黄上柳条。

白话译文
---

行者的注解
六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卷

叫叫已阅学习时间: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