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月夜忆舍弟 本条记录 当前有604个赞 |
[唐朝] 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注释与赏析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分散:一作“羁旅”。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
白话译文 |
行者的注解--- |
叫叫未阅 |